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行動于近日正式開展。證監會12月11日發布公告稱,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部署,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證監會決定自即日起開展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
在市場各方的關注與殷切期待下,繼6月證監會發布《關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后,時隔近半年,新三板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終于再次迎來實質性進展。
11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若干意見》,會議同時提出,加強跨境監管執法協作,推動構建良好市場秩序。
11月10日,中國證監會召開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動員部署會,對證監會系統扎實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進行深入動員、全面部署。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同志出席會議并講話。
業內人士認為,典型案例的發布,既能夠以案說法,向市場傳遞“零容忍”的信號,提升執法威懾,凈化市場生態;同時,又能夠進一步強化行政刑事執法協作,保障證券行政執法一致性,有效提升監管執法效能,對于資本市場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11月3日,上交所發布了《推動提高滬市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交易所開展工作的具體時間表、路線圖。上交所表示,將在證監會領導下,匯聚各方合力,抓落實、強執行,抓住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這個“牛鼻子”工程,加強資本市場建設和改革,力爭通過三年左右時間,在滬市形成一大批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群體。
2020年10月30日,創業板迎來了11歲生日。這11年來,創業板上市公司家數從28家增加至871家,占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21.42%,總市值10.40萬億元;創業板公司平均營業收入由2009年的4.74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20.6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5%。截至10月30日,創業板IPO融資金額累計達4889億元;共257家上市公司實施完成304單再融資,募資金額達2863億元;312家上市公司累計實施完成444單重組方案,涉及交易金額4144億元,募集配套資金超過1382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監管安排是在落實證券法要求的前提下,既根據行業和市場實際需要積極穩妥推進備案工作,又兼顧防范“一放就亂”的風險,是實事求是的做法。這種做法有利于保障財務顧問機構執業質量,防范財務顧問業務風險,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當前,市場環境的變化正在“催促”中小險企加快轉型步伐。中小險企通過補充自身資本實力以滿足償付能力監管要求,是保險公司推動增資的重要動力。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不僅能夠幫助這些保險公司優化股權結構,也有利于發揮大股東在監督、推動公司良性發展方面的作用,促進險企提升經營管理效率。同時,中小險企可以彌補自身在獲客渠道、科技實力等方面的不足,進而提升市場競爭力。
保險資金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成熟的機構投資者,一舉一動都會引起大家的關注。近期,包括人保資產在內的多家險企不約而同地透露四季度擇機加倉A股的意向,凸顯保險資金對權益市場的濃厚興趣,以及對經濟改善的信心。
國務院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要積極解決上市公司突出問題,包括穩妥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嚴肅處置資金占用、違規擔保問題并強化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政策支持。在提高上市公司及相關主體違法違規成本方面,則要加大執法力度,同時增加法治供給。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監管機構、上市公司、各類市場主體、地方政府等各方協力合作。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下午4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閻慶民、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許科敏、國務院國資委產權管理局副局長謝小兵、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市公司監管部主任李明介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吹風會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胡凱紅主持。
近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方案”)已下發,各項落實工作已全面推進。10月12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是今后一段時期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中心任務。
翁杰明表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是今后三年對于國企改革“1+N”政策體系和頂層設計的具體施工圖,是可衡量、可考核的,一定要落實。
閻慶民表示,《意見》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助力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又一重大舉措。
要推動上市公司做優做強,具體要落實到支持優質企業上市、促進市場化并購重組、完善上市公司融資制度、健全激勵約束機制等方面。分析人士表示,《意見》從多方面推動資本市場“敞開入口”,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對優質企業的支持作用,使更多優質企業享受到資本市場發展的紅利,并借助資本市場的“輸血”不斷發展壯大。
分析人士表示,隨著注冊制改革穩步推進,建立與之相匹配的嚴格退市制度與靈活的多元化退市體系是市場健康平穩發展的內在要求。只有及時出清市場落后產能,為契合經濟發展訴求的資產上市騰挪空間,才能提高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
國務院近日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六大方面17條重點舉措,明確了下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方向。其中,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被放在首位,足見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對于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性。而對于如何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意見》在兩個方面予以明確:一是規范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二是提升信息披露質量。
閻慶民表示,證監會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作為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中之重。
上市公司是中國經濟中具有發展優勢的群體,是資本市場投資價值的源泉。30年來,我國上市公司不斷發展壯大,已成為推動企業改革和帶動經濟成長的中堅力量,但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存在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運作不規范、質量不高等情況,反映出上市公司獨立性不夠、治理結構失效、內控機制缺失等深層次問題,嚴重影響了投資者信心,制約了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沒有好的上市公司就沒有好的資本市場。一方面,我國上市公司數量顯著增長、質量持續提升,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經營和治理不規范、發展質量不高等問題仍較突出,與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存在差距。
對于《意見》的發布,證監會表示,《意見》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高度重視,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體體現,是貫徹“六穩”“六保”部署、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落實新證券法的重要舉措。
10月9日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意見》提出要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并從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動上市公司做優做強、健全退出機制、解決上市公司突出問題、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形成工作合力等七個方面,提出了17條具體舉措。
浙江瑞安,無還本續貸穩企業穩就業
中行鄭州文化支行為個體工商戶提供有力資金支持
英國反對“脫歐”者進行示威
河北威縣:新能源產業釋放經濟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