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音樂人高曉松,人們并不陌生。去年年初,他在北京朝陽大悅城發起設立了一個公共閱讀視聽文藝空間,取名“曉島”,并免費向公眾開放。
說到“賣官鬻爵”這回事,大家常常舉例明代。因為彼時明碼標價,皇帝親自賣官,尚書、總兵只需要一百兩黃金,“公買公賣”。據史書記載,弘治年間(1488-1505)納銀四十兩(彼時不是小數目),就可以獲得冠帶,成為“義官”。但“義官”是虛職,想要實職,則可通過“上馬納粟”制度買一個國子監生的身份,等待朝廷授官,或借此身份參加科舉。
黨的十九大作出重大判斷: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度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并強調“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關鍵戰略支撐,是我國邁向工業化新階段的必由之路。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體經濟的重要基礎,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富國之源。制造業是工業的主體,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關系到一國經濟持續發展、收入水平提高和現代化全局。歷史經驗表明,那些成功實現了制造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和地區,最終都順利進入了高收入國家的行列。
6.37億人次出游,國內旅游收入4665.6億元;零售和餐飲8天銷售額達1.6萬億元;國慶檔電影票房近39.52億元??這是一份厚實而亮麗的消費成績單。黃金周消費向來是中國經濟晴雨表。面對“疫情”的“大考”之年,更是如此。在這個中秋、國慶“同框”的雙節,車輛流起來,市場熱起來,消費旺起來,展現了中國經濟的強大活力和韌性。總體而言,4個熱詞——“燃”“強”“助”“暖”,可素描非常之年的這個非常“雙節”。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制造業總量已連續10年穩居世界第一,2019年其增加值占全球比重高達28.1%。國慶節前剛出爐的“2020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中,制造業再次以238家的數量占據半壁江山,其中先進制造業增加了6家;“2020中國制造企業500強”的資產規模與營業收入總額分別超過39萬億元和37萬億元,較上年增長7.46%和7.16%??這些鮮活數字,再次展現制造大國有實力、中國經濟有力量。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制造業面臨諸多困難。從最初的勞動力不足、復工復產難到后期的生產端逐漸恢復,供應鏈受阻、需求相對疲軟,特別是該鏈條上的小微企業,承受了巨大壓力。過去幾個月,金融政策不斷加碼,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恢復發展。前三季度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6.26萬億元,接近去年全年新增16.81萬億元的水平,對國民經濟恢復發展的支持力度持續增強。同時,信貸結構不斷優化,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長明顯。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新增貸款主要流向制造業、基礎設施、科技創新以及小微企業與“三農”。
A股4000余家上市公司中超過六成為制造業,今年新發行上市的公司中約七成屬于制造業,去年滬深交易所制造業企業直接融資超萬億元??一系列數據顯示,資本市場支持我國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力度越來越大。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重要基礎,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堅持服務制造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既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大局,也是金融業踐行使命與擔當的體現。多年來,中國工商銀行不斷加大對我國先進制造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持續提升制造業金融服務供給水平。今年以來,工行又把服務制造業發展與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相結合,充分發揮國有大行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作用。
制造業是推動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的核心引擎,今年以來,各金融機構持續加強對制造業的金融支持。建設銀行黨委副書記、監事長王永慶表示,“當前,新技術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更需要金融業以新思維、新工具、新方法,實現金融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為經濟增長和結構升級注入強勁動力。為此,建設銀行充分發揮金融優勢和科技優勢,采取綜合舉措服務制造業轉型升級。”
科技創新是當下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近年來,華為、小米等一系列科技制造型企業在我國蓬勃發展,創造了一張張中國“名片”。金融業是經濟發展的血脈,在支持科技型制造業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小米集團旗下的金融業務品牌,天星數科(原“小米數科”)如何助力科技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本刊記者專訪了天星數科副總裁趙衛星。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制造業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如何在新發展格局下推動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指出:“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實體經濟是我國發展的本錢,是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而金融支持服務制造業的總量和結構,是衡量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成效的重要內容。應進一步找準支持服務制造業的著力點,提升金融支持服務制造業的質量和效率。
9月13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的決定》(以下簡稱《準入決定》),人民銀行發布《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以下簡稱《金控辦法》)。醞釀已久的《金控辦法》自去年7月公開征求意見,此次《準入決定》和《金控辦法》意味著監管“靴子”終于落地。
9月下旬,北京、湖南、安徽自貿試驗區等相繼掛牌,我國自貿試驗區數量增至21個。其中,北京自貿區備受社會關注。相比以貨物流通貿易為主的其他省市自貿區,北京自貿區功能定位側重服務貿易,具體為“助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加快打造服務業擴大開放先行區、數字經濟試驗區,著力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
“豆瓣貸”“農耕貸”“漁民貸”“光伏貸”“花拍貸”……今年上半年,華夏銀行積極響應國家扶貧政策,聚焦產業扶貧,推出上述多項創新特色信貸產品,加大信貸投放,支持精準扶貧。
近年來,隨著新技術快速發展,社會化協作越來越緊密,協同效益極大提升,共享經濟成為大趨勢。企業與外部市場連接、利用外部資源并對外部開放,在與外部市場融合、共生、變革中創造價值,形成了生態圈商業新模式。金融生態圈伴隨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共享經濟的快速發展應運而生,通過提升獲客能力、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風控水平、增加協同收益,凝聚新動能,創造新價值,煥發出蓬勃生機。
“始于信任,忠于托付。”作為我國規模僅次于銀行業的第二大金融子行業,信托業是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與傳統金融機構相比,信托可以通過債權、股權、股+債、產業基金等方式輸血中小微與民營企業,更加靈活、多元。9月24日,在第261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航信托黨委書記、董事長姚江濤,上海信托黨委書記、總經理陳兵,國通信托董事長馮鵬熙分別介紹了支持民企發展的多元化模式與創新工具。
民生銀行今年前8個月累計發放民營企業貸款10985億元;浙商銀行上半年為民企創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的數量和規模均居銀行間市場第一;泰隆銀行6年累計為小微企業減免手續費近14億元?? 以服務民營、小微企業為定位和特色的三家商業銀行,是如何做實做精民企服務的?9月17日,在第260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民生銀行行長鄭萬春,浙商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徐仁艷,浙江泰隆銀行行長王官明分別給出了答案。
隨著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中國銀行將戰略級場景生態建設作為重點工程,從跨境、教育、體育、銀發四個維度試點推進金融精準服務。
今年以來,光大銀行切實貫徹“六穩”“六保”任務,秉承“增量、降本、便利”理念,出“實招”、亮“新招”、見“真招”,多措并舉助力“穩企業”“保就業”。
大江奔流,蔚為壯觀。廣發銀行落實“六穩”“六保”要求,把服務實體經濟與服務國家重大區域戰略相結合,助推長三角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繪就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資金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金融機構如何綜合運用各類創新產品,滿足企業融資需求,助其“乘風破浪”,這既是當下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關鍵,也是保障市場主體健康發展的基石。
浙江新昌農商銀行為解決中小微企業擔保抵押難開辟新途徑
農發行巴中市分行支持長江大保護項目建設
浙江瑞安,無還本續貸穩企業穩就業
中行鄭州文化支行為個體工商戶提供有力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