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聯合發布的《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0)暨中國財富管理行業風險管理白皮書》(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中資私人銀行的資產管理規模從2018年的12.26萬億元,增至2019年的14.13萬億元,增長率達15.25%。私人銀行客戶數從2018年的87.51萬人,增至2019年的103.14萬人,增長...
“在國內經濟持續轉型升級、資管行業回歸本源的背景下,銀行理財引入ESG投資理念,將有助于銀行與理財子公司的差異化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治理效益的有機統一。”普益標準研究員王偉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十四五’是中國財富增長的關鍵時期,也是實現民富的關鍵時期,銀行要當仁不讓發揮作用,助力百姓理財。引導資金,尤其是百姓儲蓄通過可信賴的渠道進入資本市場,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建行作為國有大銀行的使命。” 在日前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建設銀行個人金融部總經理孫娜表示,要抓住新時期的發展機遇,在按資管新規要求做好自身轉型的同時,向消費者傳導正確理財觀念,推動理財業務高質量發展。
記者從建行了解到,12月9日、16日及23日,建行私人銀行將線上集結多位總行級財富顧問,就當前形勢下財富管理的策略、家庭財富現金流的可持續性和家族企業順延發展與多元化布局、多種資本的傳承與家族治理等話題展開分享,為客戶呈現“守得住”“攻得遠”“傳得久”三場精彩紛呈的私人財富管理盛宴。
11月20日,由普益標準主辦的“2020第九屆普益標準財富論壇”在貴州貴安新區圓滿落幕。
第十一屆全國杰出財富管理師大賽獲獎名單
近日,平安私人銀行協助客戶完成平安保險金信托業務從1.0到2.0的全面升級,在保障全面性、條款個性化、靈活度和降低客戶成本四大層面均實現重大突破。通過此次全面升級,平安保險金信托2.0能更好地滿足中產階級家庭的需求,幫助更多的中產家庭在追求財富增值時先做好家庭財富的基礎保障和傳承安排。
銀行理財業務轉型進入深水區,市場競爭日漸激烈。3季度,城市商業銀行中,盛京銀行收益能力排名城商行第三位,投資者服務體系建設排名城商行第五位,其他理財業務能力也頗具競爭力,綜合理財能力較上季度上升1位;廣西北部灣銀行投資者服務體系建設水平有顯著提升,該子項排名躋身城商行前十,同時其發行能力也明顯增強,較上季度排名上升17位,拉動該行綜合理財能力排名較上季度上升2位。
近日,國內首款銀行財富基金指數——中證工銀財富基金指數迎來發布三周年。三年來,工商銀行充分發揮在基金領域的專業優勢,幫助客戶進行財富的專業化管理。
4月21日,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螞蟻金服集團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家庭財富指數調研報告(2020年第1季度)》。
日前,由普益標準主辦、華夏銀行協辦的“2019第八屆普益標準財富論壇——銀行理財子公司:啟航與未來”在四川成都圓滿落幕。
受訪專家認為,總體上看,銀行理財配置低等級信用債的比例較小,預計本次債市波動對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影響有限。此外,專家強調,銀行理財“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理念將在未來得到進一步強化。
11月19日,青銀理財在青島正式開業。
近兩年來,隨著資管新規落地,理財產品加速向凈值化轉型,財富管理市場發生金融糾紛的風險陡然上升,加強投資者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日益凸顯。理財專家提醒,消費者應根據自己的需求、投資理財實力、自身的抗壓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來選擇理財產品,避免盲目、沖動地做出投資理財決策。
日前,交銀理財“博享長三角價值投資三年封閉式13號理財產品”成立,募集規模達8.28億元。
8月16日,由中國金幣總公司授權出品的"小米十周年紀念金章"發布。
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聯合發布的《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0)暨中國財富管理行業風險管理白皮書》(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中資私人銀行的資產管理規模從2018年的12.26萬億元,增至2019年的14.13萬億元,增長率達15.25%。私人銀行客戶數從2018年的87.51萬人,增至2019年的103.14萬人,增長率達17.86%。
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思考這樣的問題。《金融時報》記者注意到,伴隨財富管理市場的興旺,財商教育日益受到重視。開展財商教育,不僅是傳統的金融機構所進行的對投資者教育的宣傳、講座,還有一些專門的機構涉足該領域。然而,沒有考證、獲得學歷這樣的剛需,財商教育能否成為普遍存在?是否具有發展前景呢?
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及普遍運用,人們接觸金融理財,用更多元的手段豐富資產配置、提高財產性收入的門檻也在不斷下降。金融行業重心也在技術推動下不斷下沉,從重機構和高凈值投資者,到越來越偏向以個人為主體的普通中小投資者。以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機構要想在資管新時代獲得更好發展,勢必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滿足廣大消費者資產保值增值的需求。
2017年12月,交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應勢而生,作為全國首批成立的銀行系市場化債轉股實施機構,交銀投資承擔著交銀集團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降杠桿控風險政策的重要使命。
展望未來,業內人士表示,資管行業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各家金融機構應在戰略上保持定力,推動資管業務有序平穩轉型,回歸資產管理本源,有效防控金融風險,服務實體經濟。
浙江瑞安,無還本續貸穩企業穩就業
中行鄭州文化支行為個體工商戶提供有力資金支持
英國反對“脫歐”者進行示威
河北威縣:新能源產業釋放經濟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