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上午,深圳前海泰康國際醫院(籌)奠基暨與西達賽奈國際合作簽約儀式在前灣醫院項目現場舉行。
12月17日上午,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保險”)在深圳舉辦2020年公司開放日。記者從本次開放日上了解到,未來三至五年內,新華保險將依托保險主業,服務整體“1+2+1”發展戰略,調整資金來源結構,打造統一財富管理平臺。在持續做大做強保險業務的同時,以養老金、第三方資金作為突破口,以科技賦能加強渠道獲客能力,進一步豐富產品體系,形成雙輪驅動效應,帶動負債業務再上新臺階。
12月18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向行業發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水稻成本保險行業示范條款》、《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小麥成本保險行業示范條款》、《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玉米成本保險行業示范條款》(以下簡稱“示范條款”)。
近日,中國“一帶一路”再保險共同體(以下簡稱“一帶一路”共同體)成功承保首單政治暴力險業務,為“一帶一路”標志性項目——三峽巴基斯坦第一風力發電項目提供運營期政治暴力風險保險保障。
保險中介市場已經成為保險行業不容忽視的重要一環。但同時,整個行業也存在著經營粗放等問題。在保險業加快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過程中,保險中介行業也面臨著加快轉型發展的迫切需求。
保障農業健康發展是我國農險所承擔的重要責任。從近日銀保監會發布的數據來看,截至2020年10月末,我國農險保費收入已超過2019年全年,達到了737億元,保持同比21.8%的高增長。
12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防止保險資金運用投機化,強化資產負債管理,加強風險防控。對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設置差異化監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總資產的45%,鼓勵保險資金參與基礎設施和新型城鎮化等重大工程建設,更好發揮支持實體經濟作用。深入開展關聯交易專項整治,堅決打擊挪用、套取、侵占保險公司資金的違法違規行為。
在原有監管規定“超期服役”兩年多后,12月14日,銀保監會發布《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備受關注的互聯網保險監管新規終于正式出臺。眾安保險常務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王敏表示,《辦法》的出臺,為建立保險業互聯網化生產關系的宏觀環境提供了有利條件,為保險業加快數字化和線上化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
12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措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需求。未來,在醫療需求增加,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受到政策支持引導的商業健康保險擁有巨大發展空間。
12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適應群眾對健康、養老、安全保障等需求,推動保險業深化改革開放、突出重點優化供給,提供豐富優質的人身保險產品。
新興產業已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但融資問題卻是“老大難”。日前,銀保監會發布《關于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帶來了好消息。此次出臺的新規,取消了保險企業開展股權投資的行業范圍限制。新規定的出臺,緩解了險企的投資壓力,將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寶貴的增量資金。
銀保監會近日印發的《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與此前發布的《保險經紀人監管規定》《保險公估人監管規定》一道,共同形成了以《保險法》為統領,三部規章為主干,多個規范性文件為支撐的科學監管制度體系。在保險中介監管法律制度體系得到協調統一的背景下,保險中介市場的改革發展也有望提速。
近期,針對老年人“被智能所困”現象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各地紛紛出臺措施破解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讓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并融入智慧社會,安享晚年。對于以“服務”為重的保險業來說,老年人市場需求也不容回避。事前的“救扶”缺失和事后的“保障”不足,是關愛老年人的痛點。所以,保險業不應該忽視老年人的保險市場,應該大力發展并盡快解決老年人保險市場的需求。
保險“理賠難”作為老生常談的行業問題,再一次被“點題”。12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人身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措施。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現在保險業發展遇到的障礙之一是人民群眾購買意愿還不夠強,其中的原因之一是‘賠付難’。這本身與保險業的資產質量也有關系。”李克強說,“要通過進一步拓展適銷對路的保險產品,不斷提高保險業資產質量,逐步解決‘賠付難’等問題,吸引更多群眾參保。”
安盛保險相關人士表示,通過整合醫療、醫藥、醫保等不同參與方,解決醫療健康需求和供給的錯配問題,為居民提供高性價比的醫療健康服務。同時,醫療健康產業將逐步實現從“疾病治療”向“健康管理”“疾病預防”和“康復管理”的全價值鏈延伸,為人們的健康生活提供更好保障。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十四五”規劃建議》再度引發各界對于延遲退休的關注,以及對如何養老的思考。
近日,《金融時報》記者在天等縣采訪中明顯感覺到,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使當地百姓對未來生活充滿了希望,特別是初步發展起來的多個產業,更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保障。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民眾養老問題持續成為社會關注熱點。德華安顧人壽總經理殷曉松近日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助力“銀發經濟”發展,破解養老難題,保險機構應積極參與第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立足服務銀發客戶的差異化保險需求與全生命周期管理,在深度優化產品供給的同時,加大對醫養產業投資力度,努力達成行業自身發展要求,充分迎合市場需求。
保險中介是我國保險產業鏈上不可或缺的一環。它從誕生之初就肩負著解決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實現交易雙方效益相對最大化的使命。隨著保險市場產銷分離的深入推進,保險業分工越精細,保險中介服務需求就越旺盛,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的社會價值就越大。
持續發展和壯大的中國核共體是核能產業發展的堅強后盾,直接推動了我國核電保險保障水平的持續提升。目前核共體發展情況如何?治理架構是怎樣的?在國際交往中如何發揮作用?在中國核共體成立20周年之際,《金融時報》記者就上述問題專訪了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核保險共同體主席袁臨江。
作為我國養老第三支柱重要的組成部分,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以下簡稱“稅延養老險”)于2018年5月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區三地開始進行試點。經歷了長達10多年的研究后終于啟動,這是不少消費者翹首以盼的一件大事。如今,一年試點期已滿,稅延養老險發展情況如何?
保險資金運用正在迎來越發廣闊的發展空間。銀保監會披露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保險業資產總額達19.50萬億元,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為17.4萬億元,同比增幅均超過10%。特別是伴隨著去年以來監管層不斷放松對于險資運用的政策限制,保險資金運用的舞臺正在變得更加寬廣。
本網訊 見習記者王笑報道 12月19日0時46分,黑龍江安達市萬寶山園區海納貝爾化工有限公司格雷車間一乳化反應釜發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重傷,2人輕傷。針對本次事故,中國太保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經排查確認,該企業投保中國太保雇主責任險。在接到報案5小時內,中國太保已將90萬元預付款送入企業手中。
2020年12月18日,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在北京舉辦數字化服務暨“信步天下”客戶APP發布會,中國信保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曙光,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蔡希良出席發布會。
今年以來,建信人壽緊密跟隨建設銀行集團的腳步,堅持抗疫、扶貧兩手抓,不放松、不停頓、不懈怠,將扶貧、抗疫工作與普惠金融深度融合,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深厚的情感積極主動作為,用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為美好生活賦能。
太平人壽日前宣布,推出一款十年期固定給付型產品“太平財富滿滿年金保險”(以下簡稱“財富滿滿”),為客戶提供更多元化的資產配置方案,幫助客戶建立階段性財務目標,實現財富增長。
浙江瑞安,無還本續貸穩企業穩就業
中行鄭州文化支行為個體工商戶提供有力資金支持
英國反對“脫歐”者進行示威
河北威縣:新能源產業釋放經濟新動能